主页 >  滚动>正文
5月信贷能否逆转?市场期待增量政策保驾护航 天天热资讯
时间 : 2023-06-06 21:12:48   来源 : 第一财经

4月信贷增量大幅回落,这也使得尚未出炉的5月信贷数据备受关注。经济修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市场也在期待,会否有稳经济增量政策工具出台,以改变当下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

业内专家预计,在去年高基数以及一季度大规模信贷投放的双重因素影响下,5月新增信贷规模同比或继续回落,但环比将回升,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将是重要支撑。降准和降息对于“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未来仍具有一定空间。


(相关资料图)

5月新增信贷规模料环比回升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5月新增信贷规模同比或继续有所回落,但环比有望继续回升。

市场对于5月金融数据相对悲观,主要是基于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以及今年一季度大规模信贷投放对后续月份造成透支。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信贷投放节奏趋于平稳、经济修复斜率延续放缓等背景下,预计5月新增信贷规模在1.5万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环比将有所增加。

“预计一季度的透支及当前信贷需求的回落可能导致5月信贷承压。”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去年5月的疫后修复期,信贷实现1.89万亿元的较高基数,使得今年5月数据大概率同比少增,且一季度的大规模投放或对后续月份有所透支,在当前弱修复期,预计经济内生动能及企业信贷需求较弱。

从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是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3月以来,多家银行在2022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绿色、基建、科创将是重点布局领域。

李超认为,信贷结构预计仍将重点支持基建、制造业(尤其是科创、绿色)、普惠小微等领域,地产为边际增量。

温彬说,今年一季度大规模信贷投放对后续月份形成透支,储备项目或阶段性不足。但在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发力背景下,预计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将维持较高增长,成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

下半年,稳经济工具如何发力?

“需求不足”仍是经济的阶段性矛盾。6月,稳经济增量工具发力的可能性有多大,下半年降准、降息空间几何,市场也颇为关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总体而言,今年年初经济基本面强修复预期已向弱修复转化,国内资本市场信心相对不足;考虑到二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增量较少,需关注6月稳经济工具发力的可能性。预计在总量货币工具稳健的前提下,类似去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广义财政工具、各类再贷款等存量结构性工具或存在更多的发力空间。

“经济修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货币政策仍需保驾护航。”明明预计,全年信贷增长将进一步消耗银行体系超储,降准存在空间,预计年内仍然有0.2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落地时点或考虑MLF到期规模较大的月份,四季度落地的可能性较高。

温彬也认为,目前来看,降准和降息对于“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未来仍具有一定空间,可结合经济复苏情况和实体经济所需合理施策。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不仅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且使银行拥有充足的资金配置专项债券来配合财政政策发力。未来应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释放LPR改革潜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由于修复过程中结构性问题有所凸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更显重要。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调“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明确,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再贷款、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的稳定性,同时实施好多项仍在实施期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持续的支持。

明明认为,今年以来,增量结构性工具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房企纾困专项再货款与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但前期投放的存量结构性工具余额较去年四季度存在明显增加,意味着存量工具提供的货币增量顺利传导至实体经济的重点支持领域。预计后续结构性政策工具将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待存量政策成效显现后适时选择扩容、退出或是推出增量工具。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