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滚动>正文
每日快报!著名语言学家李如龙做客市图书馆 为读者揭示闽南方言背后的文化奥秘
时间 : 2023-05-28 19:16:20   来源 : 厦门日报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敢拼则会赢

鸭子落水身就浮(树立信心)

无拼无性命


(资料图)

(勇于拼搏)

喙歯拍折连血吞

(不畏苦难)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张觉尹 许舒昕 图/厦门市图书馆 提供)近日,厦门文史沙龙第100期在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举行。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李如龙以“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的广阔天地”为主题开讲。李如龙从厦门话韵书《渡江书》讲起,分享闽南方言的流播及其在闽方言中的重要地位、闽南方言的特征等。

闽南话在不同方言区都有字典

李如龙介绍,闽方言最早形成的是闽北和闽东方言。受秦汉时期的通语和邻近的楚人、吴人迁居闽地影响产生。自南朝起,三批北人南下入闽,大多是中原汉人,带来与“广韵系统”相去不远的中古时期标准音和中古汉语词汇,比早先的吴楚方音更具威信。

20世纪60年代全国方言普查后,闽方言被分为东西两大片。东片是典型的闽方言,包括闽东、闽南、莆仙三区。西片是受客赣系方言影响的闽北(建瓯)和闽中(永安)两区。如今这个分区意见已被学术界普遍认可。

闽方言的韵书是全国方言中品种最多、应用最频繁的,闽南方言又是闽方言中最多样、流传最广的。闽南话中很多语音不便书写出来,没有一个标准的书写系统,只能通过口语代代传承,被称为“最难学的方言之一”。其实,闽南话在不同方言区都有字典,厦门话韵书有《八音定诀》《渡江书十五音》等。李如龙说:“我所见到的不下十种。最近影印出版的《渡江书》,仅是林伟志先生所收藏的就有三种不同的手抄本。厦门开埠后几十年间,厦门话的韵书,就现在所知有五种之多。这说明厦门一崛起,厦门话就发生了急剧变化,也说明厦门话地位提升。”

闽南方言保持活力的内在原因

闽南方言有何特征?李如龙介绍,闽南方言是闽方言中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大区(包括23个县市)。除闽南本土外,还有潮汕、雷琼、闽东浙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多国等。

他指出,闽南方言有强大的内聚力和生命力。例如,台湾同胞刚踏上厦门就惊呼“怎么和我们说着一样的话?”在印尼的棉兰街头,闽南人可以和当地说闽南话的人无障碍沟通。李如龙表示,远离故土的闽南话能够如此顽强地传承,很值得深入研究。

其次,闽南方言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字有读书音和说话音(文白读)之别。这在全国方言中独一无二。对于这个现象,李如龙分析,“既尊重传统的书面通语,又放手进行口语的创造;既保存原乡故土老系统,又应时、随机吸收新成分。这就是闽南话能保持青春活力的内在原因。”

另外,在闽南方言里,有许多具有高度艺术品质的方言文艺,包括南音清唱、高甲戏、歌仔戏、木偶戏、布袋戏、答嘴鼓等。

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透过语言可以充分理解文化,反之,深挖文化底蕴才能全方位地理解语言。

在经历海洋文化的数百年洗礼,闽南人培养出了不怕死、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这在闽南话里可见一斑——闽南话词汇里这类俗话、谚语不胜枚举,深入人心,甚至已经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闽南话里没有“死”的忌讳。“死了”(闽南话)有时是“糟了”的意思,说人“假死”(闽南话)是“装蒜”,“死直”(闽南话)是不会拐弯的直率,“苦死”(闽南话)是“不高兴”,就连“钟停摆了”都被说成“时钟死去了”(闽南话)。

至于艰苦奋斗,则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敢拼则会赢”(闽南话),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流行歌曲传唱开来。“喙歯拍折连血吞”(闽南话)意思是再大的苦难和牺牲都可以不顾;“犁头戴鼎”(闽南话)说的是“枪林弹雨也要向前冲”;“无拼无性命”(闽南话),指生命是拼搏来的;“敢死提去食”(闽南话),表示不怕死终究会胜利。有些谚语劝人树立自信心:“鸭子落水身就浮”;“一支草、一点露,壁边草、坦横雨”。

【小知识】

厦门话韵书

《渡江书》

2022年,市图书馆修复整理出版了林伟志收藏的厦门话韵书《渡江书》。据介绍,该书记载了数百年前厦门的语音和文字,是私塾先生和学生的必备工具书。相传是明朝随将驻厦门时编写,流传甚广。林伟志家族曾开设私塾,收藏此书。2020年,林伟志联系有关部门,牵线李如龙鉴定此书,李如龙认为该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建议影印出版。经市图书馆三个多月的修复扫描,成功出版。

【相关】

“李如龙工作室”成立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觉尹)日前,李如龙赠书暨“李如龙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

李如龙系泉州南安人。他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研究和传承,将数十年所收藏的1357种1452册文献无偿捐赠给厦门市图书馆,其中《闽南方言语法研究》《台湾及东南亚华文华语研究》等个人专著尤为珍贵,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收藏补充了高质量的新资源。

厦门市图书馆与李如龙携手成立“李如龙工作室”。这是继洪卜仁工作室、华侨华人研究工作室、何丙仲工作室之后设立的又一个专家工作室。该工作室以闽南方言研究为中心,将发挥挖掘文献资料、培养研究人才、开展课题研究等各项职能,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