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我们只讲《说文解字》“辵”部的一个汉字:逆。这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详情如下:
逆。读n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逆,迎也。从辵,屰声。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这里提到关东关西,其实指的是方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关东、关西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
这个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现代专家们认为是形声兼会意字。既然有会意字的可能,我们就得看一下字形发展。逆字的字形发展如下:
【资料图】
(逆字的字形发展)
逆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屰”像倒着的人形,表示顺逆的“逆”。屰应当是逆字的初文。《说文·干部》:“逆,不顺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称:“屰,后人多用逆,逆行而屰废矣。”也说明屰是逆的初文。在甲骨文、金文的屰或增“止”,或增“彳”“辵”符,表示迎接。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甲骨文)象(倒)人自外入,而辵以迎之,或省彳,或省止。”
(迎客松)
逆的本义是迎接。《尔雅·释言》:“逆,迎也。”《方言》卷一:“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比如《书·顾命》:“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率领一百名勇士,在南门外迎接太子钊。
也指迎击、迎战。比如《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邱勿逆。”杜牧注称:“逆者迎之,敌在高处,不可仰攻,敌倚邱山下来求战,不可迎之。”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在冷兵器时代,由于没有重型远程兵器,仰攻是大忌。
本义之外,逆还有其他用法,举常用的说说:(1)迎受;承受。《书·禹贡》:“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又向北,分成九条支流,再会合成一条逆河,流进大海。这里的逆河,孔颖达疏引郑玄云:“下尾合名为逆河,言相向承受。”
(2)接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杀之。”杜预注:“执夜姑之有司,欲迎受杀生之命。”官吏去接受处理夜姑的命令,公之要他快点杀了夜姑。
(3)反,倒着。《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在尧那个年代,大水倒流,在国中泛滥。又比如《水经注·江水》:“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湧起数十丈。”用的也是这个意思。也指天文上星星向西运行。《汉书·天文志》:“天文以东行为顺,西行为逆。”
(尧时水灾)
(4)颠倒。《左传·文公二年》:“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杜预注说得很清楚:“僖是闵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位应在下,令居闵上,故曰逆祀。”在太庙祭祀,升僖公的神位在闵公之上,这是不按顺序的祭祀。
(5)退后;退去。《广韵·陌韵》:“逆,却也。”
(6)回旋。《周礼·夏官·田仆》:“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郑玄注称:“逆,衙还之使不出围。”又比如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蜀道难)
(7)不顺从;抵触。《释名·释言语》:“逆,遻(è,同“遌”)也,遻,不从其理则生殿遻,不顺也。”《玉篇·辵部》:“逆,不从也。”《诗经·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朱熹《集注》:“逆,违命也。”淮夷已经被征服,俯首听命不违抗。又比如《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指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三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于是相互结成好友。后来“莫逆之交”成为成语,用以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8)抗拒;拒绝。比如《战国策·齐策三》:“故专兵一志以逆秦。”高诱注称:“逆,谓拒之。”所以,他们集中兵力要一心一意地共同抗秦。
(六国与秦对抗形势图)
(9)叛乱;背叛。《广雅·释诂三》:“逆,乱也。”《礼记·仲尼燕居》:“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孔颖达疏:“逆谓逆乱。”比如陆游《长歌行》:“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这里的李西平指唐朝名将李晟,他平叛有功,被封为西平郡王。也用来指叛乱之人。比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即用此义。
(10)预料;猜度。《玉篇·辵部》:“逆,度也。”比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裴松之注引《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见。”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11)上书。《周礼·天官·宰夫》:“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
(12)乖于常理。《荀子·非十二子》:“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杨倞注称:“逆者,乖于常理。”大意是:为非作歹而又很坚决,文过饰非而似很完美,玩弄奸计而似有恩泽,能言善辩而违反常理,这些都是古代特别加以禁止的。
(13)中医指某此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逆者,手足寒也。”《本草纲目·草部·旋覆花》:“(旋覆花)开胃,止呕逆不下食,行痰水,去头目风。”
(旋覆花)
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逆字的小篆写法)
标签: